坐骨神經痛
內容目錄
坐骨神經痛的分佈沿著腰椎第四及第五椎往下延伸,由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腳踝而下,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每一個椎間盤都有一個液化中心,由可伸縮的纖維組織包圍起來。當椎間盤脫落出來時,纖維組織就會脹起來,就好比輪胎有東西鼓出來一般。視椎間盤脫出的位置,可能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劇痛。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屁股的疼痛,經常會牽連到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腳的疼痛。坐骨神經痛可以延伸到整個身體的下半。坐骨神經從下背部一直延伸到兩隻腳。它不只是一條神經而已。坐骨神經一旦受傷、發炎或受到刺激,整個路徑上的任何一點-甚至每一點-都能產生疼痛。 坐骨神經痛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如糖尿病、血栓和腫瘤而引起。甚至還可能因為彎腰駝背坐太久而引起疼痛。
中醫解析坐骨神經痛
中醫認為,此病屬「痹症」範疇,多因風寒、濕邪侵入腰部而致,是由坐骨神經的腰骶神經根至神經干經路上的各種病變引起的沿坐骨神經放射的一種疼痛症狀,並非獨立的疾病。坐骨神經痛可有多種疾病引發,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病。治療期間要靜臥休息,睡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
坐骨神經痛症狀
坐骨神經有2條,身體兩側各一條,是周圍神經中最長的神經,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疼痛可以發生在這條神經的任何部位上。坐骨神經痛可以放射至一側或雙側臀部,大腿後側,是由於坐骨神經受壓迫所致。疼痛可呈鈍痛、刺痛、灼熱痛。疼痛可以是間斷的,也可以是持續的。咳嗽、彎腰、用力後,疼痛可加重。
判斷坐骨神經痛,可以根據疼痛的部位和放射方向,加劇疼痛的因素,減痛姿勢,牽引痛及壓痛點等標準進行判斷。
1、腰椎管狹窄引發的坐骨神經痛
腰椎管狹窄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比較多見於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間歇性跛行」,行走後下肢痛加重,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後症狀減輕或消失。當神經根或馬尾受壓嚴重時,也可出現一側或兩側坐骨神經痛症狀及體徵、病程呈進行性加重,臥床休息或牽引等治療無效。
2、腰骶神經根炎引發的坐骨神經痛
腰骶神經根炎一般起病比較急,並且受損範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域,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
3、腰間盤突出引發的坐骨神經痛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有較長期的反覆腰痛史,或是重體力勞動史,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後急性發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和體徵外,並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有特色
中醫內科理論上認為坐骨神經痛與肝腎虧虛有關。如果病人血氣虛弱,肝腎虧虛,加上勞累過度或有外感寒濕之邪,導致寒濕閉阻經脈,血氣瘀滯而形成坐骨神經痛。用藥上是採用清熱利濕,舒筋活絡,益肝腎。臨床上常用六味地黃丸加骨碎補、補骨脂、續斷、杜仲、淮七、獨活、白荳蔻、砂仁、紅棗、一條根、千年健、狗脊等藥治療效果很好。
坐骨神經痛也是屬於腎的範圍,因為中醫理論認為腰、膝,足都是腎管轄範圍,所以辨證分為屬寒或屬熱,屬寒可用獨活寄生湯加疏經活血等藥;屬熱可用清心蓮子飲和導赤散加疏經活血等藥。骨刺、坐骨神經痛若再加針灸治療效果更好。
此症痛點都是屬於膀胱經和膽經,所以針灸治療大部份針這兩條經。臨床上最常針膀胱經的秩邊穴,此穴針感很強,若操作正確會從臀部麻到足根,效果就很好。若是骨、韌帶的異常,使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的,可針華陀夾脊,華佗夾脊在脊椎旁五分處,看哪邊有壓痛點就針哪邊。還可配合針腎俞、環跳、承山、陽陵泉等穴。採用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如果配合游泳運動會有加倍效果。
骨刺形成坐骨神經痛中醫如何治療
很多發現有骨刺的病人又忌諱坐骨神經痛免開刀求診中醫治療,中醫除了以行血散瘀,解表散寒溫中消積,補益肝腎除痺止痛,主要方劑以五積散、柴胡桂枝湯、疏經活血湯、獨活濟生湯治療,配合外敷青草膏藥,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