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與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醫治療痛風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保健
痛風與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毛病,痛風是體內新陳代謝障礙引起的病,有的是家族遺傳的因素,痛風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質中的嘌呤代謝失調,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增高,尿酸鹽沈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腎臟等組織內,而引起關節紅、腫、熱、痛反覆發作。
痛風多發生在30-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以男性為多,發病很急速,時常在半夜間突然關節劇烈疼痛,尤其體胖的中老年人如果遇到突然發生關節劇列疼痛,應盡快檢查是否已經患有痛風症,如果檢查血液中尿酸值超過9毫克,或抽取紅腫部位的液體檢查就知道是不是痛風症。如果確定是痛風症應及早吃中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與風寒之氣有關係,以青壯年為多,女性多於男性,起病緩慢,患者最初只是感到疲倦乏力,手足麻木刺痛,食慾不佳,體重減輕,慢慢才轉換成某一關節疼痛、僵硬,以後才從四肢遠端小關節開始腫大,從血液中可以檢查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因子。
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治驗報告:
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可分為三期,即無症狀期、急性關節炎期、慢性關節炎期等。
很多人雖然已患著痛風症,血液中尿酸濃度超過7毫克以上,而還沒有出現痛風的症狀,叫無症狀期。
很多人忽然有一天在半夜裡突然感覺全身關節劇烈疼痛,又好像有發熱的感覺,先開始由手拇趾、足趾頭,再由足踝、手腕、手肘、膝蓋等其他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或壓痛等現像,有時雖未經過治療,而在3至10天內自行消退。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又會發作,而一次比一次發作較嚴重,更有很多人被當作一般關節炎治療,直到慢性期關節出現僵硬畸形或併發心腎疾病才知道病情嚴重。
痛風的病到了慢性關節炎期,尿酸鹽積在關節內逐漸增多,關節演變成畸形時,腎臟會有痛風石沈積、尿道會結石,會併發高血壓、動脈硬化症,嚴重時會造成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後果不堪設想。
痛風病的治療驗方報告
中醫分為風寒濕痺、風濕熱痺、痰瘀痺阻、氣血虧虛等四大類。
風寒濕痺的主要症狀:關節肌肉疼痛,遇到陰雨天加重,風勝者遊走性疼痛,寒勝者痛有定處,濕勝者肢體關節重著疼痛、肌膚麻木,宜祛風散寒、除濕通絡,以薏以仁湯加味,風勝者加桑枝、薑黃。寒勝加細辛、草烏。濕勝加防己、茯苓、木瓜。
風濕熱痺的主要症狀:
關節紅腫熱痛、病勢較急,發熱、口渴、煩悶不安、尿赤、大汗出、舌赤苔紅脈數,宜清熱通絡,祛風勝濕,以白虎加桂枝湯加味治療。
痰瘀痺阻的主要症狀:
痛風日久不癒,反覆發作,關節疼痛時重時輕,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結節,嘴舌淡舌體胖,或有瘀點,脈細澀,宜化痰祛瘀、搜風通絡,以桃紅飲加味。(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威靈仙)若皮下結節加白芥子、殭蠶,去痰散結,痰瘀不去加烏梢蛇、全蠍。
氣血虧虛的主要症狀:
痛風久治不癒,反覆發作,關節變形,活動不利,腰背酸痛,神疲乏力,氣短自汗,臉色晃白,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宜祛風除濕散寒,補氣血,固肝腎,以獨活寄生湯加味治之。
如何預防痛風尿酸高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失調尿酸過高的疾病,因此限制食物中含嘌呤的食品對控制痛風是最直接的防治效果,比如動物的肝、心、腎、腦、魚卵、沙丁魚、豆類、發酵的食物等含嘌呤很高,痛風病的人應禁止食用,對於豬肉、牛肉、羊肉及各種含嘌呤高的魚類,也要限制食用。
帶皮穀類如全麥、糙米、及豌豆、花菜、菠菜等均含少量嘌呤,痛風病人也不可多吃,含嘌呤很低的食品有白米、白麵、芹菜、捲心菜、葫蘿蔔、茄子、蕃茄、黃瓜、蘿蔔或奶類蛋類食品,可放心食用。
痛風病人可多喝茶或喝咖啡促進尿酸從尿排出,但禁止喝酒。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保健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萎縮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關節慢性疾病,剛發生時會有遊走性的關節腫痛和運動障礙,到了晚期會演變成關節僵硬或出現畸形,並有肌肉萎縮的現像。
類風濕性關節炎以青壯年為多,女性多於男性,起病緩慢,患者最初只是感到疲倦乏力,手足麻木刺痛,食慾不佳,體重減輕,慢慢才轉換成某一關節疼痛、僵硬,剛開始關節外觀看不出異常,以後才逐漸從四肢遠端小關節開始腫大,再影響其他關節。患病日久關節附近肌肉開始產生僵硬和萎縮,最後變成畸形。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需要靠人幫助。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從血液中檢查出是不是有類風濕因子。
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病因是由於身體虛弱陽氣不足,衛氣不固,風寒濕氣乘虛侵入經絡、肌肉、關節,引起氣血運行不暢,而成此病。
中醫分為兩大類病狀:風濕熱痺與風寒濕痺。
風濕熱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治驗方
台中清水李女士35歲,長年於海邊工作,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五年,兩手手指關節腫大僵硬疼痛,局部發紅灼熱脹痛,兩腳肌肉萎縮,全身關節疼痛很厲害,關節畸形。
舌質赤苔躁黃,脈細滑數,診斷為熱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藥治療去風清熱利濕,以當歸拈痛湯加黃耆、土茯苓、桑枝、牛膝、地龍、海風藤等藥,局部以耐米礦石熱敷,第一次開15天藥,服用後紅腫減輕,還會疼痛,繼續給15天藥,第三次複診時腫脹疼痛已完全消除,畸形未改善。開30天藥繼續治療,總共吃兩個月中藥治好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寒濕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治驗方
台中東勢吳女仕55歲,長期深居山上,患類風濕性關節炎3年,四肢關節腫痛,無法曲伸,時常會畏寒,膝關節酸軟無力,經很多醫師診察為關節退化症,長期自行服止痛要藥無效,感覺行動不方便,手足麻木刺痛,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經親友建議來找我看診,舌淡苔白脈弦滑,診斷為風寒濕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桂枝芍藥知母湯加川烏、草烏、威靈仙、祈蛇等藥,開15天藥,配合局部以耐米礦石熱敷,經一個月後才複診,自述本來吃完藥後已好很多,因為遇到天氣不佳交通不便,沒有繼續服藥,又發作,患者主動要求拿30天藥,再一個多月後,所有症狀全部消失。再配30天保養藥。
高尿酸症的中醫治療
高尿酸症的病因
當血中尿酸濃度長期高於7毫克,醫學上就稱為高尿酸血症。
血中尿酸會因為尿酸的產量過多以及排泄減少而上升,引起尿酸過多的原因包括先天性代謝異常、淋巴增生疾病、攝取過多富含普林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致使尿酸的合成增加。
腎臟排除尿酸受阻。腸道排除尿酸受阻等,這些原因佔高尿酸血症約百份之十。而引發尿酸排泄減少的原因則包括腎功能障礙和藥物引起的不良尿酸排泄有關。
尿酸是人體普林(Purine)代謝的最終產物。尿酸為弱酸性,其解離度與酸鹼度(即pH值)有關。愈是酸性環境下,不遊離的尿酸愈多,遊離狀態的尿酸愈少。
正常人體內血液pH值約為7.4,血清中約有98%的尿酸為遊離狀態的尿酸離子,可以和鈉結合成尿酸鈉鹽。
鹼性環境中,尿酸較易溶於尿中,排出體外;因此,建議病人多喝水,保持尿量和調節pH值,藉以加速尿酸排除。